那是不是企业越大交易成本就越低呢?这个不一定。这个企业到底是多大合适呢?
科斯的结论,当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它内部的交易成本就越来越高。随着内部交易成本的提高,当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超过了企业外部的交易成本,这个企业就没法再扩大了。
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交易成本,企业就要分裂成多个小的企业,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否则企业就会逐渐被社会淘汰。
雷军系的企业,使用投资的方式去做,让干过的团队拿超过51%的股份,投资人占少部分股份,再通过小米体系,帮助其销售。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内部的管理和交易成本。
为什么有的企业利润高?有的利润低? 符合客户需求的创新能产生高利润;没有创新的企业经营活动只是获得社会支付给企业的一份符合社会平均水平的报酬。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
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
熊彼特进一步明确指出“创新”的五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后来人们将他这一段话归纳为五个创新,依次对应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而这里的“组织创新”也可以看成是部分的制度创新,当然仅仅是初期的狭义的制度创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