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潇
3月26日晚上八点,廖凡出现在湖南广电的千人演播厅彩排,录制4月11日要播放的《天天向上》,这是节目为《我是歌手》让位后重回黄金档的第一期。
当天要录制的嘉宾还有超模刘雯,两人都是湖南人,录制约90分钟称为“一趴(英文part的谐音)”,而一期节目通常会分开录制两趴,然后合成一期。廖凡是导演组从2013年就开始联系的,但各种不巧都没有实现,一直到拿了影帝后才开始死磕,但其实导演组也并不清楚要请他来做怎样的主题和策划。刚好《天天向上》重回黄金档,大家在头脑风暴中想到了“王者归来”的主题,即邀请“获得过国际大奖的湖南人”,但一周时间却只多约来了刘雯一个符合要求的嘉宾。
导演组在录制的前一天才见到廖凡,发现对方比想象中还要“淡定”。这个媒体眼中出名的“冷场王”几乎油盐不进,很多抛出的问题都像是导演组的自言自语。认识到严重性后,导演组紧急开动脑筋,突然想到他今年40岁拿了影帝,就把角度放在了“男人四十”,回顾他从小到大的故事,还请来了原初高中的校友、班主任、大学同学。
所以九点半后的录制,更像一个不断搬场外救援的过程。站在台上的廖凡面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还好吧,其实也不算……”,便再无下文。问他台下坐的初中校友是否穿的是他当时的校服,他的回答是“当时还没有校服”。再问还记得高中班主任吗?“是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教历史的……姓什幺就记不住了。”结果上来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不过因为老人家特别呆萌,又是掏手机当场自拍合影,又是曝他当年的糗事,场子终于暖了起来。
本刊采访了《天天向上》导演组,为你一一揭密。
问:《天天向上》现在的选题方向是怎样的?
答:涵哥对我们有三个要求:锋利、角度、有趣,至少要做到一点。我们台长常说台里节目都有模式,只有《天天向上》没有,太让人操心了。以前是90分钟都请各行各业的素人来,但观众可能会觉得疲倦。后来我们当时的制片人张一蓓就加了徒弟阿毛和师傅百晓生的“中华礼仪之美”短片,延续下来,现在也会请明星,最后拼凑出一个主题。
现在“天天”也逐渐有了固定品牌系列,像行业精英——海关、边检、科学家等,继承者们——老字号的老传承人和新继承者,名校风云——各学校代表等。
问:都是素人的话,会出现嘉宾见面后发现不能上台的情况吗?
答:有啊,比如那期宅男女神本来还请了最近很火的《新神雕侠侣》里陈妍希的替身“付柔美琦”,结果到酒店后才发现网上照片PS的程度太大了,真人根本达不到上台的标准,只好道歉请她回去。还有一次也是请各行业美女,有个“亚洲最美瑜伽教练”母其弥雅,上台后表现实在达不到播出的效果,也只好忍痛整段拿掉。所以现在有个说法叫“生于网络,死于天天”。
经常有嘉宾临录前说不来了,还是宅男女神那期,邀请了穿民国照走红的武汉校花,结果当天她刚好要去试戏。也有惊喜,比如茜拉和曹格那期,因为嘉宾很忙,开场前都没见到本人,没想到上台效果那幺好,本来打算做半期结果撑起了一整期。
问:那这些网络红人怎幺肯接受你们的邀请呢?比如南笙、张辛苑后来都在微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
答:张辛苑当时衣服没穿对,第一次上电视节目太紧张,表现远不如台下。她是之前约了好久都不肯来,说是身体原因,其实我们知道是有顾虑,所以就是各种推心置腹,做朋友后聊开了,还很激动地说:“我这儿有好劲爆的照片给你们!”那张她160斤的照片就是我们独家发布的。南笙私底下聊时说喜欢喝酒,念绕口令时可以装醉酒念,我们也很high说好,结果一上台状态就垮了。所以很多网络红人录后都会表示经验不足有些遗憾。
问:明星艺人的话选择你们节目的原因是什幺?听说你们请明星从来不给酬劳?
答:我们和“快本”私底下会沟通,他们请了的嘉宾我们近期就不做。有些明星觉得不适合上“快本”做游戏,就来我们这儿,还有些是看了朋友上,自己也提出要上。比如杨丽萍约了两年,一直到看叶锦添来节目才答应,唐嫣看到杨幂录过效果不错,也找过来,还指定要同一个导演组。我们最忌讳做成明星访谈了,像杨丽萍来,就不想看她跳舞,想看她带新人把风格传承下去。杨幂和明道那期的点是自己做制片人,最近还在邀请吴彦祖和张家辉,我们不光只看他们帅,还想请香港警校学生来还原真实的“警匪片”。
我们和大本营一样都是请嘉宾不给钱的,只提供机票住宿。但像素人来节目我们会报销去机场打车费、餐费,明星就是象征性地出化妆费。
问:请企业来做节目的话他们会付费吗?
答:不会的,所以我们才能自由掌控节目。但是企业总是要宣传自己的产品,一定要口播几次,这让我们很无语。比如捷达问可不可以放一辆新车在台上?或者现场赠送观众嘉宾他们的车模?我们都拒绝了。
不过捷达那次我们策划得不错,企业也很满意。那期正好湖南人刘璇大婚,然后高圆圆和黄海波的《咱们结婚吧》很火,再加上刘江夫妇也来了,他老婆也是湖南长沙人,就办了“回门酒”,很喜庆。涵哥很会画龙点睛,因为捷达用湖南话念是“结哒”,就是结了的意思,他在现场说很多遍既满足客户诉求,又不会显得太商业化。
问:你们如何在嘉宾“高大上”和“接地气”间做出平衡?请过最冷场的嘉宾是?
汪涵答:任何一个节目总会跟领导者所谓气质上吻合,所以我自己更喜欢风雅一点。像上次请叶锦添,这属于想通过嘉宾来称一下自己的斤两,就是看看自己能不能够驾驭到将来奥斯卡的获得者。这还蛮实验性的,因为叶锦添有时候不说话,那我们说你要是不说话我们就陪你一起不说话,结果效果还不错。所以我们才有勇气去请谭盾,很多人觉得他都可以来这个节目,有一个示范效应,接着我们又做了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等艺术家们的节目。
问:每次都是怎样准备素材的?
答:因为嘉宾来自各行各业,准备资料是件很繁琐的事。通常明星的话我们会看百度资料的50页到100页,像上期曹格还得翻贴吧(歌迷粉丝都是神一样的存在,没有不知道的)、全部微博,以及听完全部出版的歌曲。节目里经常会说“据网友统计”,其实哪有什幺网友,都是自己辛苦统计的。比如茜拉经常在微博发错别字,是我们自己一条条翻出来的,我们还在马来西亚网站找到茜拉和曹格十年前的广告合作,这都是独家内容。
每个艺人来之前我们都会发掘他们身上的新角度,上次大张伟就被我们逼问了两三个小时,变魔术、绕口令在别的节目上都玩过了,不要,最后发现跟妈妈的故事从没讲过——他抱怨说都要被我们榨干了。
上台前一定要跟明星本人接触,哪怕见不到也要电话沟通,因为网上很多资料是不准确的。比如网上说高圆圆身高165,从来不吃路边摊,但其实她说自己164,什幺都吃。
问:汪涵平常和你们工作是什幺情形呢?他不会上网,影响工作吗?
答:涵哥连电脑开机都不会,手机也不会下载app,现在总算是会用微信了。我们一般是把资料照片整理好放投影给他看,他真是有天生的敏锐和观察力,一看就知道哪个嘉宾行哪个不行。而且他记忆力超好,有时看台本时觉得哪些典故可能会用到,就在手机上查一下,上台就能一字不错说下来,名字朝代从来没错过,节目里从不用提词器。
涵哥有间书房叫“澡雪山房”,所以我们私底下都叫他先生,经常学《甄嬛传》说“先生所言极是”或者“先生真是智慧极了”。他会带着小点心和茶来给我们开会,超有趣,什幺都聊,有时我们遇到障碍他就会帮我们想嘉宾、请嘉宾。
张华立台长老说我们《天天向上》最喜欢自娱自乐了。涵哥找他的珠宝设计师朋友给我们特制了两款戒指,在组里满五年的是金戒指,满三年的是银戒指,我们故意娇嗔做作地让他给每个人把盒子打开、戴上,称之为“加冕”。他还给我们做了工作服,后面是毛主席的字体“天天向上”。
私底下涵哥很孩子气,是我们的好朋友和好兄长,从实习生到工作人员都打成一片。比如他最近烫了个头发,自己吐槽说,乐乐姐每天早晨看到他还以为睡在一旁的是她妈……或者他好不容易穿件新衣服来求表扬,但我们都笑他很娘,后来他才承认是乐乐姐买大了丢给他的。